20世紀80年代初期,全國每年建成建筑面積7~8億㎡,到20世紀90年代初期每年已建成10億㎡左右,至今已增加至每年建成18~20億㎡。隨著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建筑能耗持續增長已成為必然的趨勢。根據發達國家經驗,建筑能耗占全社會總能耗的比例將達到35%左右。建筑節能已逐漸成為我國節能關注的重要領域之一。(9月27日,國務院召開全國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全面動員和部署“十二五”節能減排工作。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作重要講話,他強調,要從戰略和全局高度認識節能減排的重大意義,全面落實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下更大決心、花更大氣力,打贏節能減排持久戰和攻堅戰,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溫家寶要求,建筑節能要科學合理改造已有建筑,積極發展綠色建筑、智能建筑,最大限度地節能、節地、節水、節材。)
建筑能耗是指消耗在建筑中的采暖、空調、降溫、電氣、照明、炊事、熱水供應等所消耗的能源。降低建筑能耗、實現建筑節能有四種主要途徑:
一是提高建筑物的保溫隔熱性能。采暖居住建筑的耗熱量由傳熱耗熱量和門窗縫隙空氣滲透耗熱量構成,傳熱耗熱量占73%~77%,空氣滲透耗熱量占23%~27%,通過外墻傳遞的熱量占圍護結構熱損失的50%以上,提高建筑保溫隔熱性能是降低建筑能耗的最有效途徑,也是實現建筑節能的基礎和關鍵環節。
二是提高采暖、空調、照明等用能系統效率。提高建筑物保溫隔熱性能后,降低了建筑物暖通空調系統的冷熱負荷需求,還需進一步挖掘用能系統的節能潛力。在用能負荷不變的情況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相當于節約了能源。
三是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常規能源貯存量有限,終會枯竭。同時,礦物燃料的燃燒產生溫室氣體,還會污染環境。因此,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規能源是未來的趨勢,可再生能源用于建筑采暖空調系統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要方向。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水能、海洋能、潮汐能等,建筑領域應用較多的是太陽能和地熱能。
四是加強用能設備系統的運行管理。通過優化運行管理策略,可實現低成本和無成本節能。保溫隔熱行業發展狀況
(一)發展歷史
隨著我國建筑節能標準的提高和發展,建筑保溫隔熱技術也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一是起步階段。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第一部建筑節能標準《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86)頒布實施,提出在1980年基礎上節能30%的目標。為達到標準要求,我國北方地區開始了建筑保溫隔熱工作,此時的保溫系統形式主要采用外墻內保溫系統,絕熱材料采用保溫漿料。
二是發展階段。1996年,隨著建筑節能標準的修訂,建筑節能目標提升到了50%。對建筑保溫隔熱性能要求也相應提升,建筑保溫隔熱系統出現了建筑外保溫系統、自保溫系統等形式。絕熱材料采用保溫性能更好的EPS、膠粉聚苯顆粒等替代原來的保溫漿料。
三是快速發展階段。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我國建筑保溫隔熱技術逐漸成熟,尤其是外墻外保溫系統發展迅速。隨著保溫隔熱相關標準的頒布實施,2006年我國建筑保溫隔熱技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此時保溫系統形式以外墻外保溫系統為主,同時還存在自保溫系統和內保溫系統。絕熱材料采用EPS、XPS、PU、PF、膨脹玻化微珠、巖棉板等。
(二)技術應用現狀
歷經多年的發展,我國建筑保溫隔熱行業已發展成為種類繁多、技術構造多樣、產品需求量巨大的一個產業。在外保溫系統的應用方面,有關方面的信息表明,膨脹聚苯板(EPS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和擠塑聚苯板(XPS板)外墻外保溫系統是市場上應用量最多的系統,基本上占據國內外墻外保溫市場70%以上的份額。另外,機械固定膨脹聚苯板鋼絲網架板外墻外保溫系統、膨脹聚苯板現澆混凝土外墻外保溫系統和聚氨酯(現澆、噴涂和板材類)外墻外保溫系統大約占據20%的市場份額,其他系統總量約占10%。
(三)標準現狀
隨著建筑保溫隔熱技術的發展,相關標準也不斷完善。目前主要標準包括外保溫系統組成材料標準、外保溫系統標準以及試驗方法標準三類。
(四)存在的問題
我國建筑外墻保溫隔熱節能仍存在許多制約其發展的問題。一是建筑保溫隔熱標準體系需要完善;二是設計深度加強施工工藝不規范;三是尚未建立建筑保溫隔熱施工資質和專業施工隊伍;四是行業市場混亂,監管有待加強;五是適應南方應用的保溫隔熱技術不成熟;六是外墻保溫性能與防火性能矛盾待解決。建筑保溫隔熱專業委員會(籌)工作展望
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建筑保溫隔熱專業委員會即將正式成立。該委員會成立后將重點開展以下工作:一是協助政府部門梳理行業標準規范,完善保溫隔熱標準體系,制定相關標準;二是加強技術研究,促進保溫隔熱技術發展和進步,逐步形成成熟的建筑保溫隔熱成套技術體系;三是推動保溫構造體系設計深化,從設計源頭把好質量關;四是優化施工工藝,提高施工質量;五是加強行業監管,建立市場準入制度和專業施工資質,由專業施工隊伍持證上崗;六是加強行業自律,制定行業自律公約;七是積極反映會員企業訴求,促進行業發展。建筑保溫隔熱專業委員會近期工作情況
(一)成立籌備工作
建筑保溫隔熱專業委員會(籌)根據協會要求,加快分支機構籌建工作進度,主要開展以下工作:一是積極發展會員;二是重視秘書處建設;三是加快申請進度,經過認真細致的前期準備,民政部國家民間組織管理局于2011年8月23日通過了保溫隔熱專業委員會的成立申請的網上形式審查;四是加強會員間通訊聯系。
(二)召開研討會
2011年3月2日,專委會召開籌備成立工作會議。
主任委員林海燕以及骨干會員企業代表23人出席了會議。會議主要圍繞墻體保溫隔熱行業發展及應對當前形勢的策略、“建筑外墻保溫隔熱與防火”的調研行動以及研討會、相關科研標準工作和委員會工作規劃等議題展開討論,到會企業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見和建議,明確了下一步工作方向。
3月16日,專委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建筑外墻外保溫與防火技術研討會,與會代表51人。會議邀請行業內的專家進行了外墻外保溫體系現狀與問題、外墻外保溫系統防火性能試驗研究、現有標準對外墻外保溫的技術要求、中國建筑墻體保溫行業現狀與發展、美國建筑外墻外保溫防火及相關技術簡要情況、歐洲建筑外墻保溫與防火技術介紹等6個主題發言,到會人員圍繞我國和歐美國家的建筑保溫隔熱系統及防火要求進行了討論,總結和提出了我國保溫隔熱技術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應對措施建議,對促進我國建筑節能工作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參加行業標準編制工作
專委會積極參與行業相關標準編制工作,會員企業參加工程建設行業標準《建筑外墻保溫防火隔離帶技術規程》編制工作,專委會配合構造防火性能驗證試驗等。
(四)開展行業調查研究
根據中國建筑節能協會《中國建筑節能發展與展望》行業調查報告的編制工作計劃,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建筑保溫隔熱專業委員會負責建筑保溫隔熱篇的編寫工作。專委會成立編制組,邀請相關科研單位、國內外企業參加編寫。